Page 15 - 2012no55

Basic HTML Version

分子植物育种
(
网络版
), 2012
,
10
,
1401
-
1407
Fenzi Zhiwu Yuzhong (Online), 2012, Vol.10, 1401
-
1407
http://mpb.5th.sophiapublisher.com
1404
2
大豆厚宽比性状的
3
QTL
在第
11,
4
和第
8
染色体上的位置
Figure 2 Location of three QTLs for the ratio of thickness to width on the chromosome 11, 4 and 8 in the JINF RIL population
3
大豆完熟天数的
QTL
在第
6
和第
18
染色体上的位置
Figure 3 Location of the QTLs for the trait of the days of full
maturity on the chromosome 6 and 18 in the JINF RIL
population
2
讨论
在以往的研究中,都认为影响大豆豆荚开裂特性
的主效
QTL (qPDH1
座位
)
位于第
16
染色体上
(Fun-
atsuki et al., 2006; 2008; Liu et al., 2007; Kang et al.,
2009; Suzuki et al., 2010)
Kang
(2009)
的研究认为
在不同的大豆品种中,豆荚的开裂程度具有一定的差
异。我们的研究将大豆豆荚开裂性状的
QTL (
qPD
-
H6
-
1
)
定位在第
6
染色体上,这与已有的报道都不
一样。这可能与我们采用高代重组自交系群体以及
驯化程度低的农家种“灰布支”有关。
在我们的定位结果中,发现在
C2
连锁群
(
6
色体
)
上具有多个
QTL
座位。其中,
PDH
的一个
QTL
座位
qPDH6
-
1
在第
6
染色体上的
0.4~3.6 cM
的位
置、
DFM
的主效
QTL
座位
qTFM6
-
1
的位置为
0.1~7.3 cM
,并且这两个
QTL
都位于
Satt_062
Sa-
tt520
标记之间。而与
DFM
连锁的
qTFM6
-
2
座位在
6
染色体上的位置为
16.4~28.7 cM
,这
3
QTL
座位重叠或相邻,这表明在该染色体上,具有控制大
豆豆荚开裂相关性状的重要基因。
Tsuchiya (1987)
的研究表明大豆豆荚的厚度和
宽度之间的比值对其开裂特性有一定的影响,同时
认为,大豆豆荚的厚度和宽度在大豆的豆荚开裂特
性的抗性和感性品种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Cavi-
ness (1969)
认为大豆豆荚的开裂特性还受大豆籽粒
大小的影响,而大豆籽粒的大小也影响着大豆豆荚
的厚宽比的大小。本研究认为大豆豆荚的开裂特性
和豆荚的厚宽比及完熟时间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
性,证实了前人的研究结论。
Arnaud
(2010)
认为生长素在双子叶植物的豆
荚的开裂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我们通过对该
特性所定位到的连锁
QTL
座位进行生物信息学分
析时,在第
6
染色体上的
qPDH6
-
1
座位的附近发现
1
个具有生长素反应蛋白活性的基因
Glyma06g
-
00860.1
,而在第
4
染色体上于豆荚厚宽比连锁的
qRTW4
-
1
座位附近也有一个生长素转移蛋白基因
Glyma04g43150.1
,尽管目前对于这
2
个基因的详细
注释并不清楚,但是我们的发现也从一定的程度上
认为生长素在大豆豆荚开裂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