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2012no61

Basic HTML Version

分子植物育种
(
网络版
), 2012
,
10
,
1447
-
1457
Fenzi Zhiwu Yuzhong (Online), 2012, Vol.10, 1447
-
1457
http://mpb.5th.sophiapublisher.com
1455
米粒状且分散的愈伤组织,这是水稻悬浮细胞培养
技术的关键和难点。本研究建立了供试水稻材料的
悬浮细胞培养技术,该技术水稻悬浮细胞培养
7 d
一个生长周期,第
3~4 d
,物质累积最大。该技术的
建立,可用于深入研究转
C
4
pepc
基因水稻高光效的
分子机理。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实验使用的水稻材料为高表达玉米
C
4
型光合酶
基因
pepc
水稻
(PC)
和未转基因的野生型
Kitaake (W-
T)
,分别保存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内
(
李霞等
, 2001)
3.2
培养基的配置
3.2.1
水稻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
本研究采用的基本培养基为
M8
N6
,按其大
量元素、微量元素及其有机成分的比例配制,其中
M8
参照梅传生等方法
(
梅传生等
, 1988)
,琼脂浓度
8 g/L
,蔗糖浓度为
30 g/L
;设置附加
0~5 mg/L
2,4
-
D
0~1 mg/L
脱落酸
(absciss acid, ABA)
0~3 mg/L
6
-苄基氨基嘌呤
(6
-
BA)
pH 5.8
,在
120
℃下高压
灭菌
20 min
3.2.2
水稻愈伤组织继代的培养基
水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是参照
N6
的基本成
分配制,蔗糖浓度为
30 g/L
,添加不同浓度的
2,4
-
D
A-BA
6
-
BA
和细胞分裂素
(KT)
等,琼脂浓度配置
3
个浓度,分别为
7 g/L
8 g/L
9 g/L
pH
5.8
120
℃下高压灭菌
20 min
3.2.3
水稻悬浮培养的液体培养基
基本培养采用
N6
的大量、微量元素及有机成
分配置,并添加的蔗糖浓度为
30 g/L
,琼脂为
8 g/L
脯氨酸为
2.8 g/L
,水解酪蛋白为
0.3 g/L
2,4
-
D
度为
2 mg/L
pH 5.8
,在
120
℃高压灭菌
20 min
3.2.4
供试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
参照李霞等
(2005b)
方法,将供试水稻成熟种子
去种壳,经
75%
乙醇浸泡,表面消毒
5 min
,弃去
该消毒液,再用
0.1%
升汞溶液浸泡
15 min
,再弃该
消毒液,最后用无菌水冲洗
4
次,放入
(28
±
2)
℃培
养室过夜,次日再用
70%
乙醇浸泡,以进行第二次
表面消毒,
5 min
后弃该消毒液,之后用
0.1%
升汞溶
液浸泡,
5 min
后弃该消毒液,最后用无菌水冲洗
4
次。将消毒的稻种分别接种到不同的诱导培养基
中,以上操作均在无菌的超净工作台进行,然后,接
种好的培养基分别放在不同的培养温度下,暗培养
30 d
.统计愈伤数,计算诱导率。
3.2.5
供试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将上述供试水稻材料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
转移到继代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基的成分见表
12
,在
(28
±
2)
℃暗培养,隔
7 ds
继代
1
次,记录供试水稻
材料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
3.2.6
供试水稻悬浮细胞培养系的建立
按照王满
(2011)
的方法,挑选继代培养中米粒
状、疏松且分散的愈伤组织块约
3 g
,转接到
100 mL
容积为
250 mL
的三角瓶的液体培养基中,放在恒
温摇床上,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
(28
±
2)
℃,摇床
转速
(110
±
10) rpm
。培养第
7 d
后,进行第一次液体
培养基的继代培养,除去较大颗粒的细胞团,保留
1/3
的培养原液以及
1 mm
直径的愈伤组织颗粒,再补
充新鲜培养液到
100 mL
,以相同的培养温度和转速
培养,每
7 d
转接新鲜的培养基,继代培养
1
次。当
继代
6
次以后,就可建立高频和稳定的水稻悬浮细
胞技术体系。
3.2.7
水稻悬浮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
将得到均一水稻悬浮细胞,称取等质量的水稻
悬浮细胞培养物,分别转接于含有不同
2,4
的培养
基,分别称量不同时间培养的水稻悬浮细胞鲜重。并
将等质量的水稻悬浮细胞,移入同样体积的三角瓶
中,培养液总体积为
10 mL
20 mL
30 mL
,初步
确定供试水稻悬浮细胞生长的最适溶氧量。在水稻
悬浮细胞液总体积相同的条件下,再加入不同比例
的新原液比例,确定供试水稻悬浮细胞生长的最适
新原液比例。供试水稻悬浮细胞的鲜重,则均通过
低温离心,搜集不同培养时间的水稻悬浮细胞培养
物,然后测量其鲜重,然后再放入鼓风干燥箱内,在
120
℃杀青
20 min
后,在
80
℃烘干为恒重,再称其
干重,确定适宜的新原液比例,最后在适宜的培养
条件下,绘制供试水稻材料培养细胞的生长曲线。
作者贡献
王满和石牡丹是本研究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研究的执行
人;王满及钱宝云完成数据分析,论文初稿的写作;魏晓东
和方先文参与实验设计,试验结果分析;李霞是项目的构思
者及负责人,指导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写作与修改。
全体作者都阅读并同意最终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