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哲等
, 2011,
黄瓜抗黑斑病相关
AFLP
标记筛选及
SCAR
转化
,
分子植物育种
Vol.9 No.87 (doi: 10.5376/mpb.cn.2011.09.0087)
1627
子标记的应用为抗病材料的筛选提供了一种全新
的方法,对加快抗病品种选育速度,大大提高育种
效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AFLP
标记技术现已普遍地用于图谱的构建
(
易
克
, 2004;
张海英
, 2006)
、性状连锁标记的筛选
(
廖
毅
, 2009;
顾兴芳等
, 2006;
张桂华等
, 2004;
王惠哲
等
, 2007, 2009; Wang et al., 2010)
、亲缘关系的分析
(
孟淑春等
, 2008;
张天明等
, 2006)
等工作。前人经
研究已先后获得与黄瓜白粉病
(
张桂华等
, 2004)
、霜
霉病
(
张素勤等
, 2010)
、炭疽病
(
王惠哲等
, 2007)
、黑
星病
(
王惠哲等
, 2009)
和褐斑病
(Wang et al., 2010)
等
抗病性连锁的分子标记,这些成果对品种的性状改
良已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与黄瓜抗黑斑病的相关
分子标记研究尚未见报道,作者利用
AFLP
技术结
合
BSA
法,筛选与黄瓜抗黑斑病相关的分子标记,
同时将其转化为简单实用的
SCAR
标记,可加快黄
瓜的抗病育种进程。
1
结果与分析
1.1
抗病性鉴定结果
采用喷雾法对
242
个
F
2
单株进行苗期人工接种
鉴定,
6~15 d
后调查发病情况。在
242
个
F
2
单株中,
抗病单株
58
个,感病单株
60
个,中间类型单株
124
个,适合性测验表明分离比例符合
1:2:1 (
表
1)
;在
88
个
BC
1
a
回交群体中,抗病个体
43
株,中间类型个
体
45
株,在
85
个
BC
1
b
回交群体中,中间类型个体
42
株,感病个体
43
株,均符合
1:1
的分离比例,说明在
本材料的遗传背景下,表明黄瓜对黑斑病菌株
086
的抗性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感病相对于抗病为不
完全显性。
1.2 AFLP
引物的筛选及验证
以感黑斑病母本
L63
和抗黑斑病父本
L9
为试
材,进行了初步的引物筛选,
1 024
对
AFLP
引物中
300
对在双亲间表现多态性,多态性引物比率为
29.3% (
图
1)
。用亲本筛选到的
300
对引物组合对抗
病组和感病组的
F
2
单株进行
PCR
扩增,初步获得了
一个与黄瓜黑斑病抗性相关基因连锁的共显性
AFLP
标记
E-AT/M-TCT
。该标记在抗病组中扩增出
了
246 bp
的特异条带,在感病组单株扩增出了
251 bp
的特异条带。经对组外其余
F
2
单株检测,结果显示,
58
个抗病单株中有
4
株扩增出了
251 bp
的感病带,
60
个感病单株中有
8
株扩增出了
246 bp
的抗病带,中间
类型单株则同时扩增出该两个特异片段。由此计算
扩增带型与黑斑病抗性的实际表现型的符合度,表
明该标记与黄瓜黑斑病抗性相关基因紧密连锁,遗
传距离为
4.96 cM
。
1.3 AFLP
标记的
SCAR
转化
采用煮沸法将两个特异片段从银染胶上回收,
图
1
抗病、感病的
AFLP
分析
注
: 1, 3:
抗病亲本及
F
2
单株
; 2, 4:
感病亲本及
F
2
单株
Figure 1 AFLP analysis between the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plant
Note: 1, 3: Resistant parent and F
2
plant; 2, 4: Susceptible
parent and F
2
plant
表
1
黄瓜黑斑病抗性接种鉴定结果
Table 1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cucumber alternaria leaf spot
材料
株数
抗病株数
中间类型
感病株数
期望值
Materials
No. of plants
No. of high resistence
Medium type
No. of high susceptible
Expected value
P
1
(L63)
30
0
0
30
P
2
(L9)
30
30
0
0
F
2
242
58
124
60
1:2:1
BC
1
a P62
-
1
-
1×F
1
88
43
45
1:1
BC
1
b W43
-
1
-
2×F
1
85
42
4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