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2011no113

Basic HTML Version

贾巧君等
, 2011,
大麦赤霉病
QTL
定位进展
,
分子植物育种
(online) Vol.9 No.113 pp.1824-1834 (doi: 10.5376/mpb. cn.2011.09.0113)
1828
通过与一致性图谱比较发现,这两个标记区域位于
2H
上的
Bin6-Bin9
区域,离
Vrs1
基因区域较近。同
年,
Zhu
(1999)
利用
Gobernadora/CMB643 DH
(Double haploid,
双单倍体
)
群体,在
2H
染色体上检测
到与
MWG503 (Bin11)
标记连锁的Ⅰ、Ⅱ型赤霉病抗
QTL
,而且在墨西哥的托卢卡试点Ⅱ型赤霉病抗性
QTL
效应最大,能解释
33%
的表型变异。
Chevron/Stander RILs
群体中,
2H
RFLP
标记
Xbcd339c-Xbcd1407
之间连续两年
5
个试点都能检测
到赤霉病抗性和
DON
积累抗性
QTL (Ma et al.,
2000)
。由于该区域附近有标记
ABC306
ABG14
ABC171
,因此推测该区域与
de la Pena
(1999)
报导
的赤霉病抗性相关
QTL
区域
MWG887-ABG14
具有
共线性。在
2
棱和
6
棱分离群体
Fredrickson/Stander
RILs
群体
(Mesfin et al., 2003)
Zhedar2/ND9712//Fo-
ster DH
群体
(Dahleen et al., 2003)
Russia 6/ H.E.S.4
RILs
群体
(Hori et al., 2005)
以及
Foster/CIho4196 RILs
群体
(Horsley et al., 2006)
中,由于存在棱形的分离,
因此各连锁图谱都有
Vrs1
位点,
QTL
分析发现,该
基因区域都能检测到效应较大的赤霉病抗性和
DON
积累抗性
QTL
位点。上述结果表明无论群体棱形是
否分离,该基因区域都能检测到赤霉病抗性相关
QTL
。当然目前的研究尚不能确定该区域赤霉病抗性
QTL
是由于
Vrs1
基因多效性造成还是其与赤霉病抗
性相关基因连锁引起的。
cly1/Cly2
是控制大麦闭花受精的位点,位于大
2H
长臂
Bin14
区域
(Turuspekov et al., 2004)
Hori
(2005)
报导在
Russia 6/H.E.S.4 RILs
群体中,
cly1/Cly2
位点距离赤霉病抗性
QTL
效应最大的区
(MegacMacc314-FegtaMacg677) 1.7 cM
,同时认
为该区域与
Ma
(2000)
Mesfin
(2003)
Dahleen
(2003)
在标记区间
ksuD22-ABC153
检测到的赤霉
病抗性
QTL
具有共线性。以
Harbin 2-row
为抗赤
霉病亲本与不同的感病亲本构建的
5
RILs
群体,
通过对这些群体的赤霉病抗性
QTL
检测发现,各
群体都在
cly1/Cly2
位点区域检测到赤霉病抗性
QTL (Hori et al., 2006; Sato et al., 2008)
。虽然群体间
QTL
峰值位点有所差异,但其遗传效应和解释
的表型变异都是最大的
(Sato
et al., 2008)
Yu
(2010)
报导
Zhenongda 7/PI643302 RILs
群体中,
2HL
上检测到位于
DArT
标记
bpb5755-bpb1181
之间的
赤霉病抗性
QTL
。该
QTL
6
个试验环境中都能
检测到,与一致性图谱比较发现该区域位于
2H
色体的
Bin14
。通过对近等基因系的研究发现赤霉
病抗性和开花类型相关,推断开花类型在很大程度
上决定赤霉病抗性
(Yoshida et al., 2005)
。虽然目前
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排除抗病基因与
cly1/Cly2
的连
锁,但多数研究者认为这是表型性状的多效性引起
的抗病性。因为闭花受精是一个天然的屏障,在一
定程度上能阻止病原菌的侵染。开花类型影响
FHB
抗性
(Steffenson, 2003; Turuspekov et al., 2004;
Yoshida et al., 2005)
2.2.3 4H
染色体上赤霉病抗性相关
QTL
比较
de la Pena
(1999)
Chevron/M69 RILs
群体
中,
4H
染色体上检测到位于标记
ABG705b
ABC303
区域来自抗病亲本
Chevron
赤霉病抗性
QTL
。利用相同抗赤霉病亲本,
Ma
(2000)
Chevron/Stander RILs
群体中
4H
染色体
RFLP
标记
Xabg3-Xabg472
区域存在一个控制赤霉病抗性的
QTL
也是来自
Chevron
。根据标记在染色体上的相
对位置,以及标记区间的共同标记
CDO795
,推测
这两个
QTL
为同一位点,表明该位点的抗赤霉病
基因能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和不同环境条件表达。
Horsley
(2006)
利用
Foster/CIho4196 RILs
群体为
材料,在研究的
4
个环境中,有
3
个环境能检测到
位于
4HS
染色体标记
MWG077-Bmag0375
区域的
DON
积累抗性
QTL
,能解释
9%~14%
的表型变异。
通过与其他研究群体的比较推断,该
QTL
可能与
Zhu
(1999)
报导的位于
4H
染色体
Phy2
位点附近
DON
抗性
QTL
距离最近。
2.2.4 5H
染色体上赤霉病抗性相关
QTL
比较
de la Pena
(1999)
Ma
(2000)
都在
5H
染色
RFLP
标记
CDO400
附近检测到赤霉病抗性
QTL
。该位点与
Hori
(2005)
利用
Russia 6/H.E.S.4
RILs
群体在
AFLP-STS
标记
NeaacMcat28-Meccg-
Macg1057
之间的
QTL
位点亦相似。
2.3 QTL
效应及
QTL
与环境互作
QTL
×
QTL
互作效应在大麦抗赤霉病研究中
非常重要。虽然在不同群体中
QTL
×
QTL
互作效应
大 小 不 一 , 但 其 作 用 不 容 忽 视 。 如 在
Gobernadora/CMB643 DH
群体中,在特定环境下抗
QTL
所能解释的遗传变异范围在
8%~60%
,表明
赤霉病抗性相关
QTL
互作效应非常显著
(Zhu et al.,
1999)
Sato
(2008)
在研究的
5
RILs
群体中,
其中有
3
个群体检测到互作,分别是
Har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