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jmiq-Vol.01-No.01

医学检验检疫杂志
(
网络版
), 2012
,
1
,
1
,
1
-
6
Yixue Jianyan Jianyi Zazhi (Online), 2012, Vol.1, No.1, 1
-
6
2
法,并研制成适合临床应用的检测试剂盒,通过对
粪便、水、饲料和
畜产品等样品的沙门氏菌检测,
与传统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一致。陈晓玲等
(2009)
利用组氨酸转运操纵子基因序列设计
PCR
物,对
PCR
快速检测沙门氏菌进行了研究,能有效
检测核酸最低起始量为
129
ng
1.1.2
invA
基因簇的检测
Cocolin
(1998)
设计了一对
PCR
引物,扩增
invA
基因,
对食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检测,被检
75
份样品阳性反应与传统检测方法结果一致,
证明了
PCR
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
王军等
(1999)
利用该基因保守序列设计
PCR
引物,
扩增产物为
284
bp
特异性
DNA
片段,对粪便样品
进行检测,与传统的细菌培养法相比,沙门氏菌检
出率更高,其实验结果表明
PCR
技术用于沙门氏菌
肠炎诊断,具有简便、快速、敏感等优点。
1.1.3
hilA
基因的检测
Guo
(2000)
设计一对
PCR
引物对
hilA
基因进
行检测,结果表明
PCR
检测沙门氏菌灵敏度高,特
异性强,可用于快速检测新鲜农产品中的沙门氏
菌。张敬平等
(2008)
针对
hilA
基因设计引物,对沙
门氏菌和非沙门氏菌进行特异性
PCR
扩增,结果检
测沙门菌株和模拟样品均出现特异性扩增条带与
实际相符。该方法具有简单、迅速、特异性好和敏
感性高的特点。
1.1.4
对肠毒素基因
stn
的检测
Stn
基因是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机制中一个较
为重要的毒力因子。钟伟军等
(2008)
根据
stn
基因的
核苷酸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和荧光探针,通过对反
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摸索,建立了检测沙门氏菌的
核酸荧光定量
PCR
法,该方法能特异和敏感检测出
沙门氏菌。
1.1.5
hns
基因的检测
陈建辉等
(2009,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 15(31):
55-57)
针对
hns
invA
基因序列合成
2
PCR
引物,
检测沙门氏菌标准菌株和其它菌属的菌株,并对临
床分离株
137
株进行验证,结果沙门氏菌标准菌株
hns
invA
基因均为阳性,
137
株沙门氏菌临床分
离株
hns
invA
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
100%
99.3%
其它菌属的菌株无特异性条带。
1.1.7
对编码
I
型菌毛主要基因
fimA
的检测
沙门氏菌
I
型菌毛亚单元主要由
fimA
基因编
码,
Cohen
(1996)
针对
fimA
基因设计引物对食品
中的沙门氏菌进行了检测。文钧等
(1995,
中华流行
病学杂志
, 16(3): 186)
用一对寡核苷酸引物扩增沙
门氏菌的鞭毛素基因
fimA
将沙门氏菌的检测时间
减少至
5
h
同时保持了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优点。
1.1.8
16
SrRNA
23
SrRNA
基因的检测
李君文等
(2000)
16
SrRNA
基因为模板设计
了一对特异性引物,经过优化反应条件,使沙门氏
菌检测的敏感性达到
3
~5 cfu
Trkov
Avgu
š
tin
(2003)
基于
16
SrRNA
设计引物,使检测沙门氏菌特
异性更好,对沙门氏菌和非沙门氏菌进行了检测,
结果
78
株沙门氏菌均为阳性,
23
株非沙门氏菌包
括变形杆菌都为阴性。
Chiu
(2005)
16
SrRNA~23 SrRNA
内转录间隔区基因进行序列分析
并设计出检测沙门氏菌的
PCR
引物,对沙门氏菌和
非沙门氏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均可以
312
bp
处扩增出目的条带
,
非沙门氏菌全为阴性。
经过
8
h
的前增菌,
PCR
的检出限可以达到
1
~9
CFU/g
1.2
对沙门氏菌特定血清群检测
1.2.1
rfb
基因的检测
Luk
(1993)
分别设计引物,对沙门氏菌
rfbJ
rfbS
基因序列进行检测,从而检测
A
B
C2
D
群沙门氏菌。
Shah
(2005)
利用鸡沙门氏菌和雏
沙门氏菌
rfbS
基因核苷酸的多态性,
PCR
扩增出
rfbS
血清型特异性多态序列,从而成功检测出鸡沙
门氏菌和雏沙门氏菌。
1.2.2
对特定血清群基因的分子分析
Fitzgerald
(2003)
对沙门氏菌血清群
O:6,14
原基因族
rfb
进行了分子分析,并建立了血清组特
异性
PCR
分析方法,从而提供了灵敏、特异性的快
速检测
O:6,14
血清群沙门氏菌的方法。
Fitzgerald
(2006)
还通过对编码沙门氏菌
O17
O18
抗原蛋
白基因
rfb
的位点进行了序列分析,建立了灵敏、
特异、快速识别沙门氏菌血清群
O17
O18
1.2.3
对编码沙门氏菌毒性质粒相关的毒力因子基
因的检测
沙门氏菌的质粒既编码毒力因子,又参与编码
调控蛋白,控制毒力因子的产生。
Mahon
L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