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谈越剧
三
山里杜鹃与我抬杠,说《红楼梦》才是越剧精典中
的精典。我承认《红楼梦》是精典,不是非典,但落木
以为,说起越剧的经典,头把交椅还得让《梁祝》来
坐,看在杜鹃卖力推荐的面上,这第二把交椅就让给
《红楼梦》坐吧,简称红老二。什么原因呐?待我慢慢
道来呀……
一百年前越剧诞生于浙江嵊县的一个小山村,其前
身是一种叫“落地唱书”的说唱艺术。这种唱书我小时
侯也曾见过,逢年过节时,终有一批身背米袋手拿竹板
的人来沿门说唱,唱的多是吉利的话,所以我们叫作
“讴顺溜”,主人听了一高兴,就布施一碗米或二条年
糕作为酬资。光绪三十年(
1906
)清明节这一天,嵊县
东王村艺人高炳火、李世泉、钱景松三人突发奇想:为
什么不学学“绍兴大班”,扮角色,穿行头,唱一回戏
文?这样也许更有趣些。
于是在村中香火堂前用门
板搭成临时戏台,穿上从
农民家借来的大布衫、竹
布花裙,演出了《十件
头》、《双金花》等折子
戏,就像现在郭德纲的德
云社演出的相声剧那样。
这次不经意的创新,完成了越剧从曲艺到戏曲的转换,
一不小心开启了一个伟大的剧种。我很钦佩这三位农民
艺人,这到不是因为他们开启了越剧(说真的,这一创
乱谈越剧之一 《梁祝》(三)
8
越剧2VCD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