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BRv4n1-3042 - page 8

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
(
网络版
)
Kunchong Fenzi Shengwuxue Yanjiu (Online)
4
葫芦科植物中提取的一些不挥发的氧化三萜类化
合物,能够对成虫起到强烈的刺激取食的作用。同
时成虫食用葫芦素后,能够将其在脂肪组织内富
集,使得虫体变苦,从而拒绝捕食者的捕食。挥发
性引诱剂一般是从葫芦科植物花中提取一些苯类
化合物和桂醛,从抽丝阶段的玉米中提取一些挥发
性复合物,如
α
-萜品醇,丙酮香叶酯等。这些挥发
性物质与葫芦素复合物混合使用,能够强烈刺激成
虫进行取食。
考虑到
CO
2
是幼虫唯一的挥发性引诱剂,且在
一定浓度范围内,倾向于高浓度的
CO
2
,人们开始
利用这一特点进行研究,通过外向施加
CO
2
,混淆
幼虫对玉米根的识别能力,从而降低幼虫对根的危
害。外加
CO
2
的来源有两种,一是利用碳酸盐水灌
溉玉米地,以提高土壤中
CO
2
的浓度,同时也会增
加土壤的养分。另一种方法是将碳酸氢钾与酸性混
合物、杀虫剂颗粒混合使用,可以引诱幼虫吞食杀
虫剂,提高杀虫剂的使用效率。为延长使用效果,
还可以使用微生物,如酵母菌与海藻酸钙的混合物
作为
CO
2
的来源,再辅以一定浓度的杀虫剂,可以
取得同样的效果
(Hibbard et al., 2010; Monsanto
Company, 2013; Syngenta Company, 2013)
科学家们还通过分析研究雌性成虫分泌的性
激素成分,合成了性激素类似物
racemic 8
-
methyl
-
2
-
decanol propanoate
,通过验证,发现该类似物
能够引起成虫的反应,而且
NCR
在较低浓度下就
可被吸引,而
WCR
则需要较高的浓度才会起作用
(Kumar et al., 2012)
但是大面积使用杀虫剂也存在很多弊端,如环
境污染,费用高,有害物质的残留等。而且广谱的
杀虫剂不仅对害虫有作用,对其天敌也会有毒杀作
用,从而使得害虫由于缺少天敌的控制而引起再一
次的爆发。同时杀虫剂的使用还会引起次要害虫的
爆发,而成为主要害虫。
2.3
协调防治
协调防治是利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协调,
避免产生害虫再爆发及次要害虫大量发生的问题。
James
(2004)
通过鉴定不同
Bt
菌对玉米根虫作用
的活性基因,发现基因
cry34Ba1
编码的
antirootworm
蛋白质和
Cry35Ba1
蛋白,代表了一种新的二元毒
素,这些蛋白可能成为对玉米根虫可持续控制管理
的组成部分。同时利用害虫天敌来进行有效控制也
是一种新的方法。目前已经发现的玉米根虫的天敌
如在美国、巴西、墨西哥发现的一种寄生蝇
Tachinid
compressa
Wulp
,可在
WCR
虫体内产卵,寄生范
围相当广,但是寄生率低,目前还未发现自然条件
下能够在
WCR
虫体内产卵的情况。在阿根廷、巴
西发现的茧蜂
Braconidae centistes
也是根虫的天
敌。线虫也被作为玉米根虫天敌的研究对象
(Xie et
al., 2010; Fang et al., 2013; Firake et al., 2012;
梁照
东等
, 2012)
3
展望
对于玉米根虫防治的研究,人们从未停止脚步,
并且对其重视的程度也越来越高。
2012
年孟山都
(
Monsanto Company
)
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对玉米根虫
的防治进行了研究,并投入
300
万美元用以研究玉
米根虫的防治,
2013
年又追加了
300
万美元到这个
项目中,在这一年连续推出三款新型转基因玉米品
种主要针对玉米根虫的防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先正达
(Syngenta)
公司也于
2013
年推出了一款转基
因玉米品种
Duracade
用以抵制玉米根虫。
2014
年美
Syntech
公司与中国海南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
研究所
(HITAR)
签署协议,开展了利用
Bt
毒蛋白对
抗玉米根虫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可观的进展。结
合目前的研究进展,转基因玉米的研究及
Bt
毒蛋白
的应用同其他物理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手段仍将是今
后研究的重点,同时随着对玉米根虫生理特性研究
的深入,以及其他学科的综合应用,人们对玉米根
虫的防治方法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有效。
参考文献
Blair D.S., Vaughn T.T., and Terence S., 2005, Baseline
Susceptibility of Western Corn Rootworm (Coleoptera:
Crysomelidae) to Cry3Bb1
Bacillus thuringiensis
Toxin,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98(4): 1320-1324
Binning R.R., Lefko S.A., Milsap A.Y., Thompson S.D., and
Nowatzki T.M., 2010, Estimating western corn rootworm
(Coleoptera: Chrysomelidae) larval susceptibility to event
DAS
-
59122
-
7 maize, J. Appl. Entomol., 134: 551-561
Firake D.M., Damitre L., and Behere G.T., 2012, Bio-diversity
and Seasonal Activity of Arthropod Fauna in Brassicaceous
Crop Ecosystems of Meghalaya, North East India.
Molecular Entomology, 3(4): 18-22
Grantham R., 2005,
/
southerncornrootworm.html
1,2,3,4,5,6,7 9,10
Powered by Flipping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