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轩康等
:
归因方式与自信:清晰度和稳定性的中介作用
29
表
1
中学生归因方式与自信、自信清晰度、自信稳定性的相关分析表
注
: **:
p
<
0.01;
下同
表
2
自信结构成分的中介检验分析
依次对路径系数
c
、
a
、
b
、
c′
进行检验,结果显
示各路径系数都显著,归因方式-自信结构成分-自
信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说明自信的结构成分能
监测到自信水平的波动,并在认知到自身自信变化
的基础上调节、控制自信水平的波动,实现对自信
稳定性的维持。
3
讨论
本研究将自信清晰度和稳定性纳入到归因
—
自信模型中,从结构水平探讨对自信客体水平的监
测、认知作用。在归因方式与自信的关系上,本研
究和先前的研究发现一致:个体越倾向于内归因,
其自信水平越高,内归因者具有更高自我肯定感
(
车
丽萍
, 2007;
秦东波等
, 2009)
。内归因有助于个体提
升对自身自信的认知及维持稳定。一方面,内归因
能使个体更多地聚焦于自我内部世界,深化对自身
自信的了解;另一方面,相对于归因于复杂多变的
情境、运气等外部因素,对能力、努力等稳定的内
部因素的归因在巩固个体对自我肯定、防止自信波
动上具有更强的优势。
归因方式与自信组织结构成分的关系分析发
现,自信结构在归因与自信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
用,自信的结构成分
(
清晰度
,
稳定性
)
能认知、监测
自信的变化。自信虽然有特质性稳定的一面,但并
非静止的,也需要反映了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变化。
当个体周围事件经验发生波动性变化时,这种或增
强或减弱的变化会反馈至处于元水平的结构成分,
实现对自信的认知,以及选择相应的策略应对、调
节自信水平,维持自信的稳定。另一方面,部分中
介的结果也表明归因对自信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而不依赖自信结构成分的间接路径。既反映了自信
并不依赖于个体的主观调节,也说明了自信波动信
息的反馈与结构监测功能对自信的增强作用。
自信清晰度和自信稳定性的部分中介作用,提
出了探讨自信元成分作用机制的命题。从元成分理
论概念的发展来看,最初是
Tarski
为解决
“
自我证明
悖论
”
引进了“
meta
”即“元”的概念,认为客体水
平处于较低层次可当作较高层次的元水平的对象。
基于这样一种启示,
Flavell
最早提出了
“
元认知
”
概
念并将其表述为“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
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Akturk and Sahin, 2011)
。之后
研究确认了元认知包括关于自己认知过程及结果
的知识、对当前认知活动的调节过程两部分内容
(Georghiades, 2004)
。对元概念的探索不止于元认知
领域,在自我概念、自尊等与自我有关的领域同样
发现了类似的结构,如
Morin
和
Hede
认为自我中
存在着对自我意识监测、管理自我的元自我成分
(Hede, 2010; Morin, 2006)
;齐默尔曼等整合了元认
知、动机和行为三方面的内容提出自我中存在着对
自我认知和调控自我行为的自我调节成分
(Bjork et
al., 2013)
;
Campbell
、
Kernis
则认为自我概念、自
尊概念中存在清晰性、稳定性、复杂性等结构成分,
这些结构成分在监测认知自我概念及调控维持自
我概念的内部一致性、稳定性上具有重要作用
(Bechtoldt et al., 2010; Campbell et al., 2003; Kernis
et al., 2008)
。自信结构成分对自信发挥着的监测、
调节作用,表明自信的元水平或元自信影响着自信
的品质,这为进一步探究自信提供了新的可能。如
监测、评价和调节自信过程如何整合,如何实现对
自信变化体验、评价及策略运用等。
自信
自信清晰度
自信稳定性
归因方式
.23
**
.28
**
.20
**
b
se
t
p
c
(归因方式
→
自信)
.30
.05
6.10
.00
a
(归因方式
→
自信结构成分)
.39
.06
6.98
.00
b
(自信结构成分
→
自信)
.18
.03
5.56
.00
c′
.22
.05
4.57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