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
(
网络版
)
Xinlixue Yanjiu (Online)
4
或者是酬劳的时候,按照接受者的需求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原则的前提条件是分配者必须具备充足
的资源。
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农业生产是一般家
庭生活资源的主要来源。家长控制了家庭中主要生
活资源,家庭中有工作能力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当
尽己之所能,努力工作,以增加家庭中可用的生活
资源,然后再交出由家长视个人的需要统筹分配,
这种分配方式便是对需求原则的运用。
1.4
帕累托改进原则
Ohtsubo
和
Kameda (1998)
指出,人们在分配的
时候总会先为自己选定一个具体的分配原则,例如
公平原则或者是平等原则。从帕累托最优
(
Pareto-optimality
)
的观点出发来看,这种分配方式
虽然使得分配者主观上觉得更公正,但是客观来说
分配结果并不是最理想的。
Tamura
等
(2006)
的研究
显示,当人们进行群体决策
(
即分配结果是由一个小
组经过讨论后得出的
)
时,相比于公平原则和平等原
则,帕累托改进
(
Pareto improvement
)
原则会更受组
织的青睐。帕累托改进是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是指
在不减少一方的福利时,通过改变现有的资源配置
而提高另一方的福利。在以帕累托改进原则为标准
的分配中,分配者做出的决策看似是不公平的,例
如决策者会给予贡献小的成员更多的酬劳。但是,
帕累托改进是通过持续改善的方式,不断提高社会
的公平与效率,从而使社会和事物发展达到
“
理想
王国
”
,所以它的根本目与社会公平并不矛盾。
2
影响个体分配原则选择的因素
上文中介绍了现有的较为常用的分配原则,很
多学者都指出,分配原则的选择与情境有很大关系
(Cohen,
1986
)
。在某种情境下,分配者可能会倾向
于用公平原则,而当情境变了之后,平等原则可能
会变得更受青睐。
Deutsch (1975)
尤其指出,当产量
或工作表现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时,基于公平原则
的分配方式会更受欢迎。然而,当分配者更多的考
虑如何去维持组织和谐和减少冲突时,那么他们会
更倾向于使用平等原则来进行分配。下面我们将介
绍现有研究中反映的会影响分配原则选择的情景
因素。
2.1
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理论
(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
是美国
社会心理学家
Leon Festinger
在
1954
年提出来的构
思,是每个个体在缺乏客观的情况下,利用他人作
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
(
Festinger, 1954
)
。
在分配中,个体获得的酬劳或者资源的数量是一个
相对的概念,对于这个数量多少的衡量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与同伴收入的对比。在对比过程中如果双方
的收入差异与被试的心理预期相差较大,那么他就
会产生一种被剥夺感。但是这种社会比较会受到分
配双方之间关系的影响,不同程度的亲密关系和实
力对比都会使得分配方式发生变化。
2.1.1
关系的亲密程度
Byrne(1971)
提出了一个吸引力模型
(
model of
attraction
)
,他认为人们偏爱那些有吸引力、有亲和
力、有竞争力并且道德正直的人。该模型认为,积
极的人际关系会受到人们较高的评价,从而使人作
出亲社会的选择。基于这一模型,
Oesch
和
Murnighan (2003)
提出假设:人际关系会影响人们的
分配行为,促使人们作出更有利于他人的决策。实
验结果显示,当分配者分配资源的对象是自己的朋
友或者是自己喜爱的人时,相比那些陌生人或者是
自己厌恶的人,他们会分配更多的资源给前者,即
使他们自身并不承认这种情感偏向所产生的效应
(Oesch and Murnighan, 2003)
。平等分配会降低破坏
积极关系的可能性,这表明当人们分配资源给自己
喜爱的人时,更有可能采取平等分配
(Loewenstein et
al., 1989; Oesch and Murnighan, 2003)
。
Utz
和
Sassenberg (2002)
研究发现,当人们分配
资源给陌生人或者好朋友时,他们对分配原则
(
fairness rules
)
的偏好并没有很大差异,但当对方是
自己的朋友时,分配者的利己倾向会减弱,并会给
予更多的资源给朋友。
2.1.2
双方实力对比产生的影响
当对方是实力相当的人,那么分配者会采取公
正的分配策略。反之,如果对方的实力相对较弱,
分配者无法期待等值的交换,那么他们会采取利己
的分配方式
(
Greenberg, 1978
)
。
台湾学者严奇峰根据文献推论和已有实证结
果,提出人际间互动平衡理论的观点
(
严奇峰
, 1993,
国民性格与家族企业管理问题研究
, 22: 154-164
)
。
他指出,不论个体与他人是处于垂直的上下关系,
还是处于水平的交往关系,有利或强势的一方宜倾
向采取均等
(
equality
)
法则进行互动,而不利或弱势
的一方宜倾向采取公平
(
equity
)
法则进行互动,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