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2012no22

Basic HTML Version

分子植物育种
(
网络版
), 2012
,
10
,
1157
-
1163
Fenzi Zhiwu Yuzhong (Online), 2012, Vol.10, 1157
-
1163
http://mpb.5th.sophiapublisher.com
1159
恢复系材料
R1351
R7108
和保持系
B2142
中,其
后代存在低世代
(D2)
稳定的假象,
D3
代材料植株在
穗形、穗粒结构、叶环与叶片颜色等性状出现疯狂
分离,
D4
代趋于稳定;且后代在株高、生育期、
粒形、籽粒大小及抗逆性等方面出现了一批抗旱力
强或抗稻瘟病的中间材料。
2.3
穗茎注射法
穗茎注射法是在植物单核花粉的形成期进行
外源
DNA
导入,从而实现供体有利性状的转移的
一种外源
DNA
导入技术,与花粉管通道法相比,
其后代一般稳定较快。许多研究表明,该技术在外
源基因利用上不仅简便有效,还能实现属间远缘有
利基因在水稻基因组上的整合,从而利用远缘杂种
优势。周建林等
(2001)
通过穗茎注射技术将稗草
DNA
导入水稻,研究发现,稗草部分性状在水稻中
得到了有效转移,远缘杂交后代在生育期、分蘖力、
穗型、粒形等方面出现了变异,变异性状一般在
2~3
个世代内稳定遗传。
2001
年他又采用该法将耐铁毒
能力极强的野生植物
-
稗草的总
DNA
导入到水稻
中,获得了一些变异株。李经勇等
(
李经勇等
, 2007,
国家科技成果
, pp1-11)
也利用该方法将稗草、玉米、
高粱等
C
4
植物的全基因组组导入到
R7109
R2103
R1351
等优良的恢复系材料中,目前已筛选出高光
效型、大穗大粒型等新中间资源材料。
2.4
体细胞杂交
植物体细胞杂交,是指将植物不同种、属,甚
至科间的原生质体通过人工方法诱导融合,然后进
行离体培养,使其再生杂种植株的技术,该法在植
物遗传育种上已得到成功应用。近年来,国内外育
种工作者应用体细胞杂交技术通过属间、族间、种
内、种间的体细胞杂交已获得包括水稻、小麦等
16
个科,
70
多个杂交种
(
夏光敏等
, 1999)
。日本植
物所专家采用体细胞杂交技术将野生稻的优良性
状导入栽培稻,育成了抗逆性强的的水稻野生种与
栽培种的远缘杂种;该研究所的专家们根据稗草所
具有的抗病虫、耐寒、抗旱、抗倒伏与高光效等优
良性状,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将
C
4
植物稗的优良基
因导入水稻,选育出“稻稗”新品种
(
孙国风
, 1997,
世界农业
, (6): 46-48);
李培夫
, 2005,
种子科技
,
23(4): 215-216)
2.5
异源多倍体
异源多倍体技术在小麦、西瓜、甜菜、柑橘育
种上已得到成功应用。我国学者鲍文奎利用含有可
杂交基因的桥梁品种先与小麦杂交,让杂交后代获
得可杂交基因,再与黑麦杂交,成功地培育出异源
八倍体小黑麦新物种。在水稻遗传育种利用上,多
倍体法育种最初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上开
始利用
(
谢兆辉等
, 2002; Yu et al., 1993)
。黄群策等
(2001)
利用多倍体杂交技术将籼稻、粳稻加倍到四
倍体并进一步杂交,而后又利用四倍体水稻与属间
植物狼尾草杂交进行杂交,发现杂种一代表现出强
大的生物学产量优势,结实率达到正常水平,获得
了饱满的实粒种子。
2.6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
DNA
重组技术,
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
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
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
DNA
分子,然后导入
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
生产新产品。基因工程技术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
和障碍,为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
手段。基因工程育种具有针对性强、效率高等优点,
但也存在着技术要求严格、应用成本高等限制因
素,因而在育种利用上还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
3
属间材料的利用价值
近年来,属间外缘资源在水稻育种上的利用已
受到国内外育种家的高度重视。袁隆平、杨守仁等
曾分别提出利用属间远缘杂种优势、加大水稻属间
远缘有利基因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等主张。属间远
缘资源,尤其是
C
4
植物稗草、高粱、玉米等具有高
光效、抗旱耐涝、耐瘠薄、耐盐碱、较高生长率和
田间竞争优势等优良基因
,
充分发掘属间远缘有利
基因在水稻育种上的利用,是创新种质资源、提高
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利用远缘杂种优势
及提高生物多样性的有效途径。
3.1
创新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为培育水稻新品种奠定了丰富的物
质基础。随着育种目标的不断提高,对种质资源的
创新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稻属间遗传资源
丰富,加大对属间远缘资源的研究与发掘利用对创
新种质资源及优质高产新品种的选育都具有重要
意义。赵凤梧等
(2006)
以旱稻基因型远
FH2-1(
旱稻
65/
长芒稗
)
为母本、高粱基因型沈农
133
为父本,
进行属间旱稻种质创新研究,在后代材料中获得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