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2011no78

Basic HTML Version

张永辉等
, 2011,
基于
ITS
cpDNA
序列的中国野生葡萄分子系统进化
,
分子植物育种
Vol.9 No.78 (doi: 10.5376/mpb.cn.2011.09.0078)
1571
(
孔庆山
, 2004)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从形态学
(
朝銮等
, 1996)
、孢粉学
(
刘三军等
, 1997)
、解剖学
(
永华等
, 1994)
、生物化学
(
马之胜和贺普超
, 1998)
分子标记技术
(
张立平等
, 1998)
等方面对中国野生
葡萄的分类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由于葡
萄属内种间性状的过渡类型和种内多型性现象比
较常见,加之分类学者对种或变种等的分类标准意
见不一,使得我国原生的葡萄属植物种类的具体数
目尚无公认的定论
(
孔庆山
, 2004)
近期,
DNA
序列分析被用于葡萄属植物的系统
进化研究
(Tröndle et al., 2010)
,由于
DNA
序列分析
具有如下优点:
(1)
测定相对较快,能够获得大量性
状;
(2)
序列之间的可比性强,可通过
GeneBank
获取相关序列,对不同的序列进行比较;
(3)DNA
序列分析的软件和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完善。目前,
植物的
cpDNA
序列和核糖体
IT
序列在植物类群的
系统发育研究中应用较多
(
汪小全等
, 1997)
叶绿体中的非编码区包括内含子
(rpl16, rps16,
rpoC1
)
和转录间隔区
(
atpF-atpH
,
trnH-psbA
,
trnL-trnF
)
,由于其在功能上受到限制较少,进
化速率较快,适用于较低分类阶元及其分化类群间
的系统学研究
(Shaw et al., 2005)
,已在甘草属、芍
药属等物种中用于属间和属内种间的系统进化研
(Kondo et al., 2007;
张金梅等
, 2008,
中国科学
C
:
生命科学
, 38(12): 1166-1176)
,并在棱果沙棘
中用于检测杂种材料的母系血统来确定其起源
(Wang et al., 2008)
ITS
区是核糖体
DNA
中的转录间隔区,以数以
千万计的串联重复形式存在于一个或多个染色体
基因位点上,它位于
18S rDNA
5.8S rDNA
26S
rDNA
之间,包含被
5.8S rDNA
分隔开的
ITS1
ITS2
两个间隔序列。
ITS
在被子植物中为双亲遗传,由
于其
DNA
序列长度保守、基因组内一致和基因组间
可变等特点
(A´lvarez and Wendel, 2003)
,已在乌头
属、柑橘属等植物中用于系统进化研究来推断物种
的起源和亲缘关系
(Luo et al., 2005; Li et al., 2010)
本研究利用
3
个叶绿体转录间隔区
(
atpF-atpH
,
trnH-psbA
trnL-trnF
)
和核糖体基因组的
ITS
序列对
包括
16
个中国葡萄野生种及其近缘植物在内的
22
份材料构建系统进化树,来确定中国葡萄野生种及
其近缘植物间的亲缘关系,为中国野生葡萄资源的
遗传进化研究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1
结果与分析
1.1 cpDNA
序列分析
通过对中国野生葡萄及其近缘种
22
份材料的
cpDNA
片段
(
atpF-atpH
,
trnH-psbA
trnL-trnF
)
测序分析可知,
3
cpDNA
序列中,
trnT-trnL
约信息位点最多
(5.6%)
trnH-psbA
简约信息位点
最少
(0.46%)
GC
含量
27.9%~31.3%
。对
3
cpDNA
序列进行合并分析,合并后序列长度为
1938 bp
,其中变异位点为
113
个,简约信息位点
55
(
1)
1.2 cpDNA
聚类分析
为分析中国野生葡萄及其近缘种的系统发生
关系,以圆叶葡萄亚属的代克赛
(
V. rotundifolia
cv.
Dixie)
为外类群,采用最大简约法构建严格一致性
(Strict consensus tree)
。从
(
1)
可以看出:以圆叶
葡萄亚属为外类群,真葡萄亚属材料有
3
个主要分
枝,分枝
A
包括美洲种群的河岸葡萄和沙地葡萄,
分枝
B
包括欧亚种葡萄,分枝
C
包括中国葡萄野生
种,且欧亚种与中国葡萄野生种的亲缘关系较近,
这些样本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其在不同大陆间的地
理分布一致。
1 3
个叶绿体转录间隔区序列片段的序列特征
Table 1 The cpDNA sequence characters of the three regions analyzed
DNA
片段
DNA fragment
序列比对长度
(bp)
Aligened length (bp)
变异位点数
Variable site
信息位点
Informative site
GC
含量
(%)
GC (%)
AtpF-atpH
614
17
3
31.3
TrnH-psbA
433
6
2
30.1
TrnT-trnL
891
90
50
27.9
Combined
1938
113
55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