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谈越剧
四
有一天,我半躺在车上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听着听着,发现了一个重大问题,梁山伯的缺位!是
的,至少在越剧和小提琴协奏曲中我找不到梁山伯独立
的形象,他只是作为一种陪衬甚至背景而存在。《回十
八》和《山伯临终》这两段戏中他是主角,但在前者我
只看到了一只急吼吼的小公鸡,后者是《梁祝》中最糟
糕的一段戏,我一看到这里就想上厕所。终之,在《梁
祝》中梁山伯虽然名字排在第一位,其实很不出彩,所
以京剧中把剧名改成《英台抗
婚》,更恰当了些,我对这个
改名充满敬意。
为什么会出现“梁山伯的
缺位”这个问题呐?我想有两
个原因:
一是剧情的要求。要成就《梁祝》这段故事,第一
要求英台必须是个外向型的人物,聪明活泼,敢爱敢
恨。第二要求山伯是个性格内敛的人,诚实木讷,循规
蹈矩,是个好学生的样子。假如梁兄是个人精,三下两
下就拆穿了英台的西洋镜,不要说同窗共读三长载,三
个月就有好戏看了。在性的问题上,女性相对慎重一
点。伟大导师恩格斯曾经说过,人类从性乱交发展到固
定性伴侣,女性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梁祝》中,祝
英台对梁山伯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异性意识,只是女性的
矜持抑止了亲密的身体接触;而梁山伯始终被蒙在鼓
里,傻乎乎地把祝英台当作小兄弟,为了保证祝英台的
性安全,他老兄只能充当一个被动的角色。掉个个儿就
乱谈越剧之一 《梁祝》(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