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乱谈越剧(部份)

Basic HTML Version

乱谈越剧
化在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最后来个折衷方案,
四省六地联合申报,大家都有份。
“梁祝”题材在戏曲中也是个热门,据说最早在元
杂剧中就有相关曲目。现在京剧、越剧、川剧等十几种
地方戏种都有“梁祝”戏,其中以越剧《梁山伯与祝英
台》最有名。为什么有名呢?除了其本身的艺术水平确
属上乘,另外还有两个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一是周恩
来的推介,二是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成
功。五十年代初,总理带了一批电影到西方去文化攻
关,他老人家是何等样的人物,知道这群金发碧眼的人
深受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个个都是色狼,直接向
他们宣传毛泽东文艺思想是对牛弹琴,就对他们说,今
天请他们看一出戏,一出东方朱丽叶和柔密欧的故事。
那欧洲人一听说是谈恋爱的戏就来劲了,一传十十传
百,哗地涌进了电影院,虽然没有看到中国小姐的酥胸
玉臂颇觉遗憾,但是看着两个穿着稀奇古怪衣服的人,
很优雅地走来走去,说着稀奇古怪的话,唱着稀奇古怪
的歌,颇觉新鲜有趣。于是越剧《梁祝》在欧洲大获成
功,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上海
音乐学院的何占豪、陈刚根据越剧的旋律,创作了小提
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享誉海内外。我第一次听到越剧的旋律即出于此,当时
看了一出名叫《春苗》的电影,其中有一个场景,说的
是春苗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为一位贫下中农上山采
药,其中背景音乐十分壮观,听得我荡气回肠,后来才
知道原来是《梁祝》化蝶的那段。余亦孤陋,据我所
知,中国音乐在西方稍有点影响的就这么两首:一首是
变了味的江苏民歌《茉莉花》,一首就是《梁祝》。由
6
乱谈越剧之一 《梁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