璜山那些花儿 - page 22

168
趣”一样三五天又转向了。到如今,好多年过去了,我对于花花草草的爱好非但
没有“丢掉”,反而越来越执着,因此还成就了这本“大作”。我用我一个外行
人的眼睛来观察植物,用“文艺”范来描绘植物,用历史和感情来解读我在璜山
遇到的那些花花草草。
这些随处可见的山间野花野草,它们常常被我们忽视,被我们随意踩在脚下。
我希望通过我的记录和描述,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些小野花,有更多的人能够发
现身边这些微小的美丽。对于一些爱好植物的朋友来说,希望这本书对于辨别诸
暨的野花野草有一些指导作用。
但植物学毕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一些野外物种的鉴别,常
常给我带来很大的困扰,我有幸结识了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
研究所研究员龙春林教授,是他指导我做植物种类的识别和鉴定,没有龙教授的
指点,对于我这个学法律的“人文植物学研究工作者”来说,肯定是一项“不可
能完成的任务”。璜山籍生物学家、《分子植物育种》执行主编方宣钧博士的鼓
励,让我抛开顾虑结集此拙。在拙作成书之时,我要真诚的感谢在璜山期间的许
多同事和乡村父老,我怀念我们一起遍访山野的时光,是村里的百姓教会了我识
草辨花,体会草木的情怀。
林捷
2015
5
1
日,于西施故里。
1...,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23,24
Powered by Flipping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