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植物育种
(
网络版
), 2012
年
,
第
10
卷
,
第
1331
-
1337
页
Fenzi Zhiwu Yuzhong (Online), 2012, Vol.10, 1331
-
1337
http://mpb.5th.sophiapublisher.com
1333
1.2
中植
372
抗黄萎病连锁标记对不同的抗、感棉
种的分析
通过
NAU1269
对
5
个抗病棉种及其亲本中植
372
和
3
个感黄萎病棉种单株的
DNA
进行扩增,结
果表明,感病棉品种军棉
1
号、新陆早
8
号、冀棉
11
号与抗病棉种新植杂
2
号均能够扩增到
NAU1269
标记的特异性条带,而亲本中植
372
和其
它
4
个抗病棉种中植
2
棉号、新植
5
号、中植棉
6
号和中植棉
8
号均未扩增到该特异条带
(
图
2)
。由此
说明,与
NAU1269
标记连锁的抗黄萎病区段在中
植棉选育过程中得到稳定遗传。中植
2
棉号、新植
5
号、中植棉
6
号和中植棉
8
号均是以中植
372
为
父本,通过其与黄萎病连锁的
NAU1269
标记辅助
选育出的品种对黄萎病的抗性强且稳定,这也表明
与
NAU1269
标记连锁抗黄萎病区段是选育品种黄
萎病抗性的重要来源。
图
2 SSR
引物
NAU1269
在
9
个棉花品种的检测结果
注
: M: DNA marker; P:
中植
372; 1:
新植杂
2
号
; 2:
中植棉
2
号
; 3:
新植
5
号
; 4:
中植棉
6
号
; 5:
中植棉
8
号
; 6:
军棉
1
号
; 7:
新陆早
8
号
; 8:
冀棉
11
号
;
箭头所示为抗感品种差异
条带
Figure 2 Detection of NAU1269 SSR primer in nine cotton
cultivars
Note: M: DNA marker; P: Cv. Zhongzhi372; 1: Cv. Xinzhiza2;
2: Cv. Zhongzhimian2; 3: Cv. Xinzhi5; 4: Cv. Zhongzhimian6;
5: Cv. Zhongzhimian8; 6: Cv. Junmian1; 7: Cv. Xinluzao8; 8:
Cv. Jimian11; The arrow head shows the differential band
between resistance and susceptible cultivars
1.3
陆地棉黄萎病抗性相关分子标记对不同的抗、
感棉种的分析
黄萎病抗性相关
SSR
引物
NAU828
是通过抗
黄萎病海岛棉品种
cv. Hai7124
和陆地棉感病品种
cv. Junmian1
配制杂交组合,得到一个含
128
个单
株的
F
2
分离群体,同时与
cv. Junmian1
回交得到含
96
个单株的
BC
1
群体所开发。该
QTL
定位
D5
染
色体上,加性效应为
0.67
,
LOD
值为
3.03
,解释的
表型变异范围为
10.6% (Yang et al., 2008)
。黄萎病
抗性相关
SSR
引物
NAU1225
是通过抗黄萎病品系
60182
和感黄萎病品种军棉
1
号为亲本配制杂交组
合,以其
F
2
为作图群体所开发。该
QTL
定位
D9
染色体上,加性效应为-
0.65
,显性效应为-
0.21
,
LOD
为
16.06
,解释的表型变异范围为
19.8% (
蒋锋
等
, 2009,
中国科学
, 39(9): 849-861)
。通过
NAU828
引物和
NAU1225
对
5
个抗病棉种及其亲本中植
372
和
3
个感黄萎病棉种单株的
DNA
进行检测,结果
表明,类似于
NAU1269
扩增结果,感病棉种军棉
1
号、新陆早
8
号、冀棉
11
号与抗病棉种新植杂
2
号均能够扩增到
NAU828
标记的特异性条带和
NAU1225
标记的特异性条带,而亲本中植
372
和其
它
4
个抗病棉种中植
2
棉号、新植
5
号、中植棉
6
号和中植棉
8
号均未扩增到该特异条带
(
图
3)
。由此
说明,与
NAU828
和
NAU1225
标记连锁的抗黄萎
病位点在中植棉种选育过程中得到稳定遗传,并且
该抗黄萎病连锁的位点与
NAU1269
标记的抗黄萎
病连锁位点呈共显性分离。
图
3 SSR
引物
NAU828
和
NAU1225
在
9
个棉花品种的检测
结果
注
: A: NAU828; B: NAU1225; M: DNA marker; P:
中植
372;
1:
新植杂
2
号
; 2:
中植棉
2
号
; 3:
新植
5
号
; 4:
中植棉
6
号
;
5:
中植棉
8
号
; 6:
军棉
1
号
; 7:
新陆早
8
号
; 8:
冀棉
11
号
;
箭
头所示为抗感品种差异条带
Figure 3 Detection of NAU828 and NAU1225 SSR primers in
nine cotton cultivars
Note: A: NAU828; B: NAU1225; M: DNA marker; P: Cv.
Zhongzhi372; 1: Cv. Xinzhiza2; 2: Cv. Zhongzhimian2; 3: Cv.
Xinzhi5; 4: Cv. Zhongzhimian6; 5: Cv. Zhongzhimian8; 6: Cv.
Junmian1; 7: Cv. Xinluzao8; 8: Cv. Jimian11; The arrow head
shows the differential band between resistance and susceptible
cultivars
2
讨论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继棉花枯萎病通过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