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2012no26

Basic HTML Version

分子植物育种
(
网络版
), 2012
,
10
,
1185
-
1190
Fenzi Zhiwu Yuzhong (Online), 2012, Vol.10, 1185
-
1190
http://mpb.5th.sophiapublisher.com
1188
功地将抗草甘膦基因
EPSPS
转入到玉米自交系
H99
内,并获得抗除草剂玉米新品种。姚丹等
(2004)
过根癌农杆菌侵染,将抗除草剂基因导入到玉米自
交系的愈伤组织中,并获得稳定遗传的可再生植
株。王秀红等
(2011)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源抗草
甘膦基因
To
导入玉米体内,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同年,孙传波等
(2011)
用同样的方法,将抗草甘膦
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郑
58
中,获得抗除草剂的优
良品系。虽然农杆菌介导技术已比较成熟,但由于
玉米并不是农杆菌的天然宿主,所以基因转化率较
低,这使农杆菌介导法在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上的
应用受到一定程度限制。
2.2
基因枪法
基因枪法是目前玉米基因转化的主要方法。该
方法不受基因型的限制,具有较广的受体范围。其
主要原理是通过基因枪的作用而产生巨大推力,该
推力通过金属微弾将外源基因送入细胞核,通过整
合来实现基因的转化。
Klein
(1989)
首次利用基因
枪技术将
Gus
Pat
基因导入玉米并成功表达,得
到转基因植株。余桂容等
(2010)
利用基因枪技术将
抗除草剂基因
(
2mG2
-
epsps
)
导入玉米自交系
X2211
78599
的幼胚愈伤组织,获得了抗除草剂的转基
因植株并得到种子。
2007
年,刘小红通过基因枪法
将抗草丁膦基因
p35SIH3X
质粒上的
Bar
基因导入
了优良玉米自交系
18
-
599
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
并成功表达
(
刘小红
, 2007)
。虽然该法目前在玉米的
基因转化上应用最为广泛,但也存在诸多难以克服
的问题,如转化体存在嵌合体,拷贝的精确度及后
代的稳定性均不如农杆菌介导法,另外基因枪法的
设备昂贵等,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难以使用。
2.3
其他转化方法
迄今为止,直接导入法、花粉管通道法、
PEG
介导法等在玉米抗除草剂基因的导入方面也有较
多的报道,但这些方法多以玉米的原生质体为受体
材料,导入的外来基因只能瞬时表达,不能稳定遗
传,由此获得的转基因可育玉米植株就很更少或者
操作方法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
3
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探讨
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和除
草剂的大量使用,必将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带来
或多或少的影响,对转基因玉米可能存在的风险不
断有报道。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问题,主
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食品安全性;二是生态环境
的安全性。
3.1
食品安全性
虽然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已给人类带来了巨
大的经济效益,但这些玉米是否会危害对人体健
康,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无法预知的潜在风险,
是否会产生致毒或者致敏性的物质等,即转基因食
品的安全性问题,已备受世人瞩目
(
程焉平
, 2005)
Losey
(1999)
在《
Nature
》上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
Bt
基因玉米将危害非靶标鳞翅目昆虫,尤其是大
斑蝶的幼虫。然而,目前全球已有
23
个国家获得
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的批准
(MON810)
;中国已于
2011
年发放了一个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但这并
不意味着转基因生物是安全的,与食品安全性相
比,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
应亦不容忽视。
3.2
生态环境的安全性
能够稳定遗传的抗除草剂基因可通过花粉作
用,产生危害更为严重的“超级杂草”
(Kling,
1996)
。此外,转基因玉米的抗性基因可能会污染
或破坏自然环境中的基因资源,造成基因的释放
和漂移。
2001
年,《
Nature
》上的发表的研究报告
指出:转基因玉米的
DNA
已污染了墨西哥当地
的传统玉米品种。该报告引起学术界关于转基因
问题的激烈争论,但问题的实质和“大斑蝶事件”
一样发生深思。
4
展望
迄今,对玉米抗除草剂基因的研究将更加深
入,基因转化技术将日益成熟,这样抗除草剂转基
因玉米的种植面积将不断扩大,但抗除草剂转基因
玉米的应用前景究竟如何则主要取决于转基因玉
米的安全性问题能否妥善解决。总之,生物技术的
研发与利用必须立足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
发展,切不可“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致谢
本项目由
(
十二五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东北平原南
(
辽宁
)
春玉米水稻持续丰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
(2011BAD16B12)
;辽宁省科技厅重大、重点项目以及玉米
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
(011201018)
共同资助。
参考文献
Barry G., Kishore G., Padgette S., Taylor M., Kolaez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