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2012no21

Basic HTML Version

分子植物育种
(
网络版
), 2012
,
10
,
1151
-
1156
Fenzi Zhiwu Yuzhong (Online), 2012, Vol.10, 1151
-
1156
http://mpb.5th.sophiapublisher.com
1152
变体
Opaque
-
2 (Yau et al., 1999)
和高蛋白、赖氨酸大
Hiprolys (
潘家驹
, 1994)
。事实说明,特异种质资源
是育种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
经过长期人工驯化,近代遗传育种和集约化种
植,栽培稻遗传基础越来越狭窄,对不良环境因子
和病虫害有益的一些稀有等位基因缺失
(
高东等
,
2010;
江云珠等
, 2010)
。有研究表明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水稻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一直呈下降趋
(
华蕾等
, 2007)
,系谱显示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均来
源于矮仔占、南特号、农垦
58
和银坊主等少数品
(
魏兴华等
, 2010)
,其在同工酶上的等位基因数仅
为地方品种的
73.1%
58.3%
的位点上都丢失了数目
不等的等位基因
(
魏兴华等
, 2003)
。水稻育成品种狭
窄的遗传背景已成为育种改良的瓶颈。旱稻
(Upland
Rice)
是栽培稻四种生态型之一
(
王英等
, 2011)
,具有
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广等特点,是稻作育种中的
一种特殊的遗传资源
(
翟伟等
, 2010)
。我国旱稻种质
资源丰富,有效利用不足。已报道旱稻种质
RAPD
(
任光俊等
, 2005)
SSR (
杨学辉等
, 2009b)
以及表型
多样性
(
龚志莲等
, 2004;
杨学辉等
, 2009a)
的研究存
在供试材料偏少、区域性代表性较差等不足。本研
究利用
72
SSR
引物对来自中国
11
个省份的
105
份籼型旱稻地方品种进行了
SSR
遗传多样性、遗传
距离和聚类分析。旨在为旱稻种质资源在水稻育种
中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
1
结果分析
1.1
微卫星位点多态性
1
显示,我国籼型旱稻地方种质资源具有丰
富的微卫星位点多态性,供试
72
对具多态的
SSR
引物共检测到
551
个等位变异,且不同
SSR
位点变
异较大,每一位点等位基因数变幅为
3~16
,平均每
对引物检测到
7.653
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座数为
3.589
个。
11
染色体上等位变异最多
(RM206,
Na
=15;
RM224,
Na
=13; RM209,
Na
=11; RM21,
Na
=10)
,其
4
号染色体也有较多的等位变异,
3
5
号染色
体的等位变异较弱。等位变异≥
15
的位点有
4
个;
10
≤等位变异<
15
的位点共有
16
个;
5
≤等位变异
10
的位点有
43
个;等位变异<
5
的位点仅有
9
个。
RM3
位点有效等位变异最高
(
Ne
=7.979)
RM25
位点有效等位变异最低
(
Ne
=1.542)
Shannon
多样性
指数
RM3
位点最高
(
I
=2.364)
RM277
位点最低
(
I
=0.671)
,平均为
1.438
2
结果显示,我国
11
个省或地区籼型旱稻
地方种质资源等位变异分布不均,贵州、广西、云
南、海南和台湾省等位变异较高,分别为
250
247
220
204
182
个;湖北旱稻地方种质资源等位
变异最低。上述
5
省旱稻地方种质资源的有效等位
变异也较高,次序一致,贵州
(194.014)
>广西
(173.173)
>云南
(169.305)
>海南
(165.551)
>台湾
(161.386)
Shannon
多样性指数具有类似结果,次
序稍有变动,贵州
(1.039)
>广西
(0.969)
>海南
(0.879)
>云南
(0.849)
>台湾
(0.825)
1.2
聚类分析与遗传结构
来自
11
个省的籼型旱稻地方品种间
Nei
遗传距
离范围在
0.133~0.465
之间,表明
11
个省间旱稻种
质遗传差异大小各异,有些省份旱稻种质遗传差异
小,有些省份遗传差异大。基于
Nei
遗传距离进行
UPGMA
系统聚类
(
1)
,结果显示云南和贵州及广
西间的旱稻种质遗传距离最近
(
GD
=0.133, 0.139)
其次依次为浙江和湖南间
(
GD
=0.188)
,江苏和湖北
(
GD
=0.203)
。在
Nei
遗传距离为
0.303
处可划分
3
类:
(
江苏∪湖北
)
∪福建;
((
浙江∪湖南
)
∪海
)
∪广东;
((
云南∪贵州
)
∪广西
)
∪台湾。
2
讨论
2.1
旱稻籼亚种的
SSR
位点遗传多样性
王一平等
(2007)
研究了分布于全球主要旱稻种
植区域
(
南美、非洲和亚洲其他国家及中国
) 15
个国
家的
144
份旱稻品种,
38
SSR
标记检测到平均
等位基因数为
3.6
;杨志奇
(2008)
研究了中国
328
粳稻地方品种,
72
SSR
引物检测到平均等位基
因数为
9.72
;张立娜等
(2010)
研究了中国
158
份旱
稻地方品种,
39
SSR
引物检测到平均等位基因
数为
7.90
。本研究利用
72
SSR
引物对中国
105
份旱稻地方品种籼亚种的研究表明,平均等位基因
数为
7.96
。本研究检测平均等位基因数高于王一平
(2007)
、张立娜等
(2010)
和杨志奇等
(2008)
的研究
结果,究其原因可能是所选用的多态性引物多,试
验材料的种质类型及来源不同。可见,进行种质资
SSR
遗传多样性分析,保证足够的样品和多态性
引物数量是确保获得可靠结果的先决条件。本研究
和前人研究
(
张立娜等
, 2010)
结果均表明,
RM219
RM241
RM3
RM206
RM72
RM232
RM224
RM302
RM551
RM413
RM11
RM209
等标
记表现为较高的等位变异,是分析籼型旱稻资源遗
传多样性的理想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