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2012no1

Basic HTML Version

分子植物育种
(
网络版
), 2012
,
10
,
1001
-
1011
Fenzi Zhiwu Yuzhong (Online), 2012, Vol.10, 1001
-
1011
http://mpb.5th.sophiapublisher.com
1008
2
通过转基因技术实现对隐性核不育系的有效保持、繁殖的原理图
: A:
转化载体核心元件结构图
; B:
通过转基因技术实现隐性核不育系的保持和繁殖的原理示意图
Figure 2 Maintaining and propagation of RGMS lines through transgenic technology
Note: A: Structure of the transgenic construct pSPT; B: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n maintaining and propagation of RGMS lines
through transgenic technology
通过分析公开的文献资料,我们认为实现
SPT
技术的前提包括:
(1)
获得玉米隐性核不育系的花粉
育性恢复基因。如前所述,目前成功克隆的玉米隐
性核不育基因非常有限,仅有
ms22
ms26
ms45
三个,且都是被杜邦先锋公司克隆并专利保护的。
但是,目前国内外的玉米隐性核不育材料非常丰
富;同时,随着玉米基因组测序工作的进展,大量
的基因序列和分子标记信息为克隆相关不育基因
奠定了有力的技术和信息基础。
(2)
建立高效的玉米
遗传转化技术体系。实现
SPT
的关键技术手段是转
基因技术,而且理想的转基因株系需要从成千上万
的转基因事件优选而来,因此,高效的玉米转化技
术体系是必要条件。目前,国际上玉米遗传转化效
率普遍较低
(Frame, 2006)
,转化受体仅适于有限的
几种基因型
(
HiII
A188
)
,因此急需建立一种
高效的玉米遗传转化技术体系。
(3)
具有优势互补、
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实现
SPT
的整个过程,需要
分子标记技术、基因克隆、载体构建、遗传转化、
回交转育、生物安评等多方面的人才协作完成,是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经典遗传育种的完美结合,
对人才队伍的层次性、互补性、协作性要求很高。
这是目前大多数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课题组不能独
立完成的,必须依靠大型的生物技术或种业公司。
随着国家对国内种业公司转基因技术生物育种的
加大支持,目前已经有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在这方
面进行尝试,希望很快能够看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