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2011no63

Basic HTML Version

程维民等
, 2011,
水稻与稗草混播互作的机制研究
,
分子植物育种
Vol.9 No.63 (doi: 10.5376/mpb.cn.2011.09.0063)
2
化感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
王大力
, 1998)
国内外主要研究。埃及学者
Hassan
(1998)
300
份水稻材料,发现
30
份材料在田间条件下能
控制稗草
20%~70%
的生长,在温室条件下对稗草
的控制能力达到
50%~90%
。这些化感抗草作用主
要体现在抑制杂草发芽及其二叶期幼苗的生长。刘
章勇和清治有
(2000)
则首次从差时育苗移栽稻稗
共生的角度研究了水稻与稗草在大田条件下相互
之间的竞争关系。方守国和刘章勇
(2001)
进一步研
究水稻种植密度对稗草生长的抑制效应表明,水稻
低密度处理可使稗草分蘖数显著提高,高密度处理
则可使稗草叶面积指数显著降低,而随着水稻密度
的增加
,
稗草生物量逐渐减少,生长速率逐渐降低。
徐正浩等
(2003)
用差时播种共培法研究了水稻对
稗草的化感作用。王艳平和汤陵华
(2003)
认为,
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水稻自毒
作用;二是水稻对稻田中伴生杂草和其它作物的
化感作用。
关于稻稗互作的机理,胡飞等
(2004)
认为,直
播条件下,水稻种子刚萌发,释放的化感物质有限,
难以对杂草的萌发和生长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一
旦杂草突破水稻释放的化感物质的抑制而萌发,杂
草的生长就难以再被抑制。
然而,已有的研究仅从稻稗差时共生的角度来
研究水稻对稗草产生的化感作用,没有关于稻稗共
生时稗草对水稻的化感作用的研究,也没有关于不
同生态型的稗草对水稻的化感作用之间差异的研
究。因此,初步研究这种不同生态型的稗草种群与
不同的水稻品种混播后幼苗期的共生表现,是一件
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1
结果分析
1.1
不同生态型的稗草材料对水稻苗长的影响
试验选取长芒稗、短芒红稗、无芒红稗
3
种不
同生态型的稗草种子与不同直播稻材料
4059
6173
6180
6181
和嘉兴八号进行混播,不同生态
型的稗草对水稻苗长的影响结果如图
1
所示。
由图
1
可知:长芒稗、短芒红稗、无芒红稗与
试验的
5
个水稻品种混播共生后,从稗草作用来看,
(1)
长芒稗对水稻苗生长有促进作用的品种
1
个,为
6180
1.68%
;有抑制作用的品种
4
个,抑制程度为:
6173
6181
4059
﹥嘉兴八号,分别达到
26.8%
1
不同生态型的稗草对水稻苗长的影响
Figure 1 Effect of different ecotype of barnyardgrass on the
seedling length of rice
20.5%
18.2%
7.71%
(2)
短芒红稗对
5
个品种水稻
苗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促进程度为:
4059
﹥嘉兴
八号﹥
6180
6173
6181
,分别达到
16.3%
10%
7.56%
7.56%
2.53%
1.86%
(3)
无芒红稗对
4
水稻品种的苗生长有促进作用,促进程度为:
6181
6180
6173
﹥嘉兴八号,分别达到
3.67%
2.19%
1.11%
1.02%
,抑制作用的品种
1
个,为
4059
,抑
制程度为
3.17%
从被作用的水稻品种来看,对
6180
的苗生长,
三种稗草均有促进作用;而对
6173
6181
、嘉兴八
号的作用基本相同,长芒稗主要是抑制作用,短芒
和无芒红稗则起促进作用;对
4059
,起抑制作用的
是长芒稗和无芒红稗,起促进作用的是短芒红稗。
由此表明,稗草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差异较
大,抑制和促进作用并存。
1.2
不同生态型的稗草对水稻根长的影响
试验选取长芒稗、短芒红稗、无芒红稗
3
种不
同生态型的稗草种子与不同直播稻材料
4059
6173
6180
6181
和嘉兴八号进行混播,不同生态
型的稗草对水稻根长的影响结果如图
2
所示。
由图
2
可知:长芒稗、短芒红稗、无芒红稗与
试验的
5
个水稻品种共生后,从稗草作用来看,
(1)
长芒稗对水稻根生长有促进作用的品种
2
个,
6180
4059
,分别为
4.99%
4.76%
。有抑制作用的品种
3
个,为
6173
6181
、嘉兴八号,分别达到
19.8%